良科种业基地。
点点手机屏幕,轻松实现大棚农作物的喷施水、肥;站在智慧大屏前,蔬菜瓜果等作物长势一目了然,哪里缺水?哪里缺肥?点点屏幕就能精准解决;种植基地大棚内,一个个色泽艳丽、大而饱满的火龙果映入眼帘……
连日来,记者走进农高会田间展,通过展示观摩、品鉴体验等活动,全面了解杨凌农业高新技术集成在现代种业新品种、特色育苗产业、优质农产品、农机装备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成效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实验基地教授介绍陕单650玉米新品种。
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实验基地,工作人员收玉米。
9月15日,记者走进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植物工厂看到,一排排、一层层栽培架上,绿油油的生菜正在五彩斑斓的灯光下茁壮生长。和大田里的蔬菜不同,它们生长不需要光照和土壤,所需的养分靠一根根管道和LED植物生长灯来供给,从育苗开始直至成熟采收,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,全部由计算机控制,真正实现“种子进去蔬菜出来”的无人化管理。
群众参观大棚育苗。
农机演示交易展示区,一台新型收割机吸引眼球。
“今年首次设立的农高会田间展很有特色,和展厅摆放的样品相比,田间展更为立体直观,参展者能身临其境感受品种的长势及特点。”9月16日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玉米实验基地的专家介绍,种植早熟耐密适合机收的品种,是玉米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种植模式转变的一个过程,可解决轻简化和机械化的有机结合,将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。来自榆林佳县的种粮大户谢华看到一垄垄穗大粒饱能机收的“陕单650”玉米,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他盘算着:“等这茬玉米收完后,就把剩下的地全都种上这种新品种。”
农机演示交易展示区,群众了解农机装备。
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的蔬菜大棚。
今年农高会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,是一场不同以往的盛会,参会群众不仅可以在展馆内参观各种“新奇特”,还能在田间地头现场学习取经,尤其是精心打造的田间展,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。一辆辆免费摆渡车在11个展览点间来回穿梭,车上的人坐得满满当当,手拿话筒的志愿者一路为大家讲解着每个展览点的特色。去的人兴致盎然、欢欣雀跃,来的人意犹未尽,收获颇丰。
来源:三秦都市报
本网原创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【注:凡注明“来源:XXX(非看西部 www.belangerwebconsulting.com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;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邮箱:564339445@qq.com】
必看
01 / 03月
19 / 09月
25 / 06月
19 / 09月
13 / 07月
26 / 11月
17 / 11月
21 / 04月
09 / 09月
07 / 05月
24 / 08月
09 / 09月
视频
原创
标签
热榜
媒体矩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