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靈山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在文利鎮馬達村和舊州鎮?;链蹇吹?,縣荔枝試驗站在荔枝果園里運用“光驅避”法技術防控荔枝蒂蛀蟲。只見大片的燈海,如幻如夢,非常漂亮。
據了解,“光驅避”法防控荔枝蛀蒂蟲技術,是在荔枝成熟收獲前一個月,利用荔枝蛀蒂蟲的畏光性,夜間在果園利用光照干擾其行為活動,干擾荔枝蛀蒂蟲產卵讓蛀蒂蟲不產卵或產卵極少。這一防控技術是物理與生態防控有機融合,防控效果好、可操作性強,綠色環保,經濟及社會效益顯著。
據悉,目前生產上防治荔枝蛀蒂蟲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。為防治該蟲,一般從荔枝掛燈起至采收期大約需要用藥7~10次。由于頻繁過度使用化學農藥,農藥殘留超標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進一步加大,同時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進一步加劇。因此,開發應用綠色、高效、低成本的荔枝蛀蒂蟲綠色防控技術勢在必行。
靈山縣荔枝試驗站2019~2021年分別在龍武農場以及平南鎮的三月紅、桂味、無核荔等品種上開展試驗示范,經過三次的專家查定,結果表明“光驅避”法的平均蛀果率為1.2%,遠低于化學防治的26.1%~57.0%,防治效果十分顯著。
“光驅避”法防控荔枝蛀蒂蟲技術具有高效、綠色、低成本、易操作的顯著特點。同時,減少農業投入品過度使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。每畝每年可節約成本200元~700元不等,是農民易于接受的一項實用技術,值得推廣。(葉青青 楊 皓)
核發:靈山縣融媒體中心
主辦: 靈山縣人民政府
承辦: 靈山縣電子政務信息中心